河南食品网微信账号
微信扫描,添加关注
展开

当前位置:河南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热点新闻

正文

迎难而上 拥抱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新未来 ——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2020-12-06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浏览次数:2109

河南食品网讯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2020年我国食品行业恰逢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迎来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大食品”时代。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全球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对后疫情时代可能面临的需求与挑战高度关注。12月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继续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北京举办“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场活动。


      大会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及相关国际组织予以大力支持。由陈君石、庞国芳、孙宝国、任发政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国内专家团队,与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的系列活动并进行报告,共议食品安全与健康未来航向。与会专家表示,通过回顾与总结一年来疫情对我国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的诸多影响,从国际与国内双重维度出发,用更加理性的思考,夯实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科学基础。

食品工业健康发展亟待科技突破

IFoFSH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疫情大考下,作为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受疫情冲击,食品工业也显露出食品原辅料供应链不健全、冷链物流疫情防控能力亟待强化、多元化健康食品供应跟不上快速放大的市场需求等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通过各方协同,并通过科技的力量予以逐一破解。


      本届大会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也是我国近期在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开展的国际交流中具广泛影响力的大规模会议。大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主题也从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延伸到安全与健康,延伸到后疫情时代对食品与免疫力增强以及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正在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共同目标。

疫情期间食品工业应急保障及战略储备功能凸显

孟庆海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食品工业已经站到了以安全、健康、绿色为发展目标的新起点,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共享新格局,离不开海内外食品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合作。希望海内外食品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朋友们能够携起手来,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梁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冷链食品包装频繁检出新冠病毒,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对科学引导舆情和促进国际交流,对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科技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田建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

       强化风险交流,做好科普宣传,让食品安全与健康科学信息深入人心,造福千家万户。充分发挥行业专家作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科学知识,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出一份力。


胡益锋

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食品产业提出严峻挑战,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需要食品科技和产业界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道路。


V. Prakash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席

       在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推动下,食品安全重要性逐年提升。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和全球30多万名食品科学、食品健康领域的科学家、专家,以及食品行业的学生们,将会对未来食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用系统观点应对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

IFoFSH


      新冠肺炎是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新冠肺炎会不会通过食品传播?新冠肺炎流行如何影响食品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在会上直接抛出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普遍关注的三个问题。陈君石明确表示,新冠肺炎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是食源性疾病,而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如禽流感;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和WHO的陈述,新冠肺炎不会通过食品传播,但是在疫情发生地区新冠病毒污染食品是可能的,在冷冻潮湿的环境下有可能长时间存在;新冠肺炎尽管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其流行会为食品安全带来挑战,会影响食品安全。


      冷链屡次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点,如何加强进口食品冷链安全防控,曾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团队赴大连疫情防控一线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研究员针对冷链食品安全防控的具体举措进行了介绍。围绕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食品监管体系受到的挑战与影响这一主题,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前局长、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Samuel Godefroy教授作了相关报告。后疫情时代,全球食品工业将迎来哪些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在科技创新、营养健康、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战略部署与科学规划迎合消费者的新需求,需要全球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的深度思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农商发展部可持续粮食系统司工业发展专家Gabor Moluar,聚焦全球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疫情对工业部门和未来粮食系统能力建设的影响做精彩分享。他表示,要积极应对疫情,加快行业发展与变革。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食品饮料部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博士在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工业的影响报告中通过数据详细介绍全球食品工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并从消费者的需求调研中总结出未来发展的趋势。李永敬介绍,调研发现,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当前企业高管对经济抱有更大希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者将趋于主动加强健康管理,关注产品的健康和安全标签及可持续。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人们对卫生和健康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在饮食和行为上会更加关注地球的健康。消费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引发食品行业向安全和健康的变革。功能性食品、植物基食品以及老年食品再遇良机。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罗云波教授带来了对后疫情时代我国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未来思考。在营养与健康方面,澳大利亚昆士兰农业与食品创新联盟(QAAFI)营养与食品科学中心主任 Mike Gidley 介绍了澳大利亚营养科学的未来十年规划,并强调食品科学如何与营养学交叉,以帮助生成解决慢性疾病(如肥胖)所需的信息、产品和系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也以疫情期间在武汉一线流调数据为基础,针对老年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总结未来食品产业在满足这类人群营养健康需要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企业家高峰对话。对话由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中国食品报社黄国胜社长共同主持。黄国胜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不折不扣的“黑天鹅”事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环境下,食品产业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在保障民生、拉动内需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来自伊利、金光、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沃尔玛、菲仕兰、烟台欣和、乐斯福、艺康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后疫情时代行业各自的战略规划及应对策略。


      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率先以线上形式举办的多场专题会议与培训班,得到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分专题对行业难点、热点的精准设置和与产业的跨界对接,截至12月2日,会前各分专题点击量为:云现场点击量68.1万人次,微博一直播点击量142.5万人次,总计210.6万人次。12月3日,2020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主场活动当天,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触电新闻、一直播和云现场平台的点击量累计为160.1万次。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河南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河南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河南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机构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