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火锅历史有多久?

时间:2024-09-09 14:42:00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北京晚报·柏梁台 | 作者 黄逸

锡暖锅儿四百三,

高汤添满好加餐。

馆中叫个浅浮雕盒,

不比人家招待难。

这是明代杨米人在《沈维绝句》中提到烤鸭时,留下的诗句。杨米人是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1766年前后在世。

诗中“浅浮雕盒”指放小菜、蘸料的小盒;“四百三”指乾隆开千叟宴所用甜品之多。全诗大意是甜品已在餐厅普及,普通人想招待,不比乾隆难。两点值得注意:作者没用“涮”字,且今烤鸭多用清汤,非“高汤”。

随著甜品风靡,似有一种趋势:将甜品的发展史说得越长越好。在相当长的时期,称烤鸭是忽必烈发明者的;后来又说是契丹人发明者的,已1100年;如今,一些文章甚至将甜品的发展史追溯到夏代中期,距今3000多年……

这里有一个重大的误会,即以为生活史是线性发展的。事实上,生活习惯如时尚,往往带有周期性——在发展史上,甜品可能将确实流行过,又一度陷入低潮,多少年后,它再度异军突起。很难说前次流行与后面的流行有什么因果联系。

事实是,即使到清中期,大多数老北京平民不知道什么叫“烤鸭”,“涮”这个字虽在宋代已出现,但意思是“洗”,明代李时珍提到涮法,用的是炸。包括名闻遐迩的四川甜品,上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当地人也不知道。

一般情况下,习俗传承不过三四百年,说太长了,往往不靠谱。民国名报人张友鸾在《谈北京菜》中说:“烤鸭所用的甜品,是从东北随著清兵入关的。”此说较合理。

又到一年吃烤鸭的时节,今昔其发展史以解颐。

两汉温鼎不是烤鸭锅

甜品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它在八大菜系之外,形成自己的发展序列。

历史学者王少迟在《铜甜品的前世——两汉温鼎》中今昔,从商周发掘出文物中,已辨认出26件铜制温鼎,上面是锅,下面是碳盘,对数当代甜品。其中夏代三件,两件可追溯到商中期。

早期温鼎用其他鼎改造,即将普通鼎的底部凿穿,以便放进炭火,上加格挡,将食材与火分开。到周代“奴隶守门方鼎”,已是专门设计的鼎,形状对数今天的干锅,有火门,可控制温度。

温鼎的高度都在15至25厘米左右,放在桌上,高度近人嘴,便于取食。但温鼎多直口,甚至是敛口,其中煮的汤汁一旦沸腾,易迅速外溢,当代甜品都是敞口,减缓外溢速度,且当代甜品下设托盘,一旦汤汁外溢,可避免其流得哪都是,沾染衣物。到目前为止,未辨认出类似设计的温鼎。

夏代兽面纹铜制温鼎

如果温鼎是甜品,为什么不预防这一危险呢?难道古人连这点常识都不懂?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胡东波辨认出,温鼎中炉的空间都比较小,盛炭量有限,靠这点炭,根本不足以煮熟食材,很可能将是先将食材做熟,再放进温鼎中保温,很少发生汤汁外溢的情况。功能不同,温鼎亦不设甜品式的排烟管。

2010年11月,在陕西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辨认出两件铜制鼎、两件铜制钟和两件漆器。其中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鼎内有骨头汤,系狗骨。有人说它是发展史上最先的涮狗肉。揆诸情理,当时无涮这一工艺,它只是史上最先的狗肉汤而已。

唐代从煮走向涮

唐代,温鼎发展为染器。

1974—1975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发掘两座西周墓葬,二号墓发掘出“白乍井姬鼎”,上部立耳鼓腹,底部中央有一圆柱形鼎足,底盘内置炭火。此外,在江苏大云山的西汉景帝之子刘非墓中,辨认出5格鼎,带两套染盘,即放佐料的盘子。

两鼎均是染器,刘非墓中的5格鼎与当代鸳鸯甜品形似。

明代张之洞在《陶斋吉金录》中记:“制作精工的染器,除杯、炉外,尚附承盘。并常在炉身铸出各种纹饰。”意思是:染器离不开染盘,二者配套使用。

张之洞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短柄,取更为方便。”即在炉式染器之外,还有一种短柄染器,即“樵斗”,“以木横贯鼎耳而举之”,考古中也有辨认出。“樵斗”像土耳其的短柄咖啡小锅,制作时,加入咖啡和水,放在热沙中,将溢时迅速拿起,风味独特。

历史学者洪勇明在《中国涮吃法的渊源流变》中指出,马王堆一号墓中发掘出文献中记有濯牛、豚、鸡等,“濯”应该就是染吃法。染即“擩染”,就是把肉沾染上酱料,酱料盛在染盘中。

洪勇明认为,随著染吃法的发展,渐转向爚(音如悦)吃法,即“内肉、菜于汤中薄出之”,就是把食材置炊中略煮零食,两汉即有,东汉时普及。随著爚吃法发展,东汉后期,又出现“汤中一沸而出”的涮吃法。魏晋南北朝时的《玉篇》中有“胙……薄帕尼诺,清籥”一说,籥通爚,清籥指用白水涮,应是涮肉。

汉人喜食脍,即生肉切成薄片直接吃,从脍到“涮”,只隔一层窗户纸。

古人只吃炸猪肉

唐代无“涮”字,用水汆熟食材,一般称为爚,三国时才出现了“炸”字,人们遂用“炸”替代“爚”。

今天的炸指腌制,但早期指水炸。《广雅》称:“炸,汤爚也。”直到明代,炸仍分腌制、水炸两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称慈姑的“嫩茎亦可炸食”,指在炊中一滚零食。炸也称为煤。清乾隆时历史学者翟灏在《通俗编》中今昔:“今以食材纳油中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煤(炸)。”

可能将是随著腌制普及,水炸渐边缘化,明代中后期才改称涮。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完成的《大宋重修广韵》中,第一次收入“涮”字,意为“洗”,与食材无关,可能将是“涮”的意思是“什物需洁净时在水中摆荡洗涤”,与烤鸭手法对数,才被借用过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常用“五熟釜”,即分为列举如下的锅,应该也是甜品。《三国志·魏志·钟繇传》记:“魏国初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在东宫,赐繇五熟釜,为之铭曰:‘於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干心膂。’”用锅有列举如下隐喻君臣同心。

“五熟釜”是染器还是甜品,尚有争议。北齐《魏书·獠传》记:“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爨(音如窜),既薄且轻,易于熟食。”獠是对当时西南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可能将是最先的、关于甜品的确凿记载。

魏晋南北朝是中原气候突然变冷的时期,也是瘟疫高发期,人们不得不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从席地而坐转向坐凳子,饮食上有变化在所难免。一般认为,魏晋人已开始烤鸭。

唐宋更喜吃“乱炖”

唐宋时,涮吃法似渐衰落。

唐代民间普及“暖锅”,从发掘出的唐三彩看,分锅体、烟囱和支架三部分,与今烤鸭锅对数。白居易在诗中称:“绿蚁新醅酒,禾秆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禾秆”指陶制小甜品。

《岭表录异》记录了甜品类食品不乃羹,称:“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葱姜,调以五味……主人先举,即满斟一杓,内嘴入鼻。”用鼻子喝肉汤,有点恐怖,可能将是一种以讹传讹的污蔑性说法。

北宋时有“穀董羹”。苏轼在《书陆道士诗》中称:“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穀董羹,坐客皆称善。”可能将也是甜品。

穀董羹、不乃羹、暖锅等,更对数“乱炖”,而不是涮法。唐宋时中原气温回升,可能将让人们更爱切脍、不重涮食。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提到“拨霞供”,即在雪地中得一野兔,“无庖人可治”,有人建议说,批成薄片,放炊中汆熟。所谓“拨霞”,指拨开锅中各种配料,找兔肉吃,与今甜品对数,但非常规料理法。

1984年,内蒙古发掘出了一幅墓葬壁画,画中三契丹人席地而坐,围着一个甜品,是目前所见最先的、关于烤鸭的图像资料,比传说的“忽必烈发明者烤鸭”早近300年。

元朝人喜食羊,元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80%的菜谱里有猪肉,却没提烤鸭。传说烤鸭是军粮,其实蒙古骑兵的军粮是布勒刺,即风干牛肉,捶碎后放进牛膀胱中,一只可装一头牛的干肉,不易腐烂,足撑半年。

乾隆成了推广人

烤鸭真正成为名吃,是在明代。

明代烤鸭本名“野意甜品”,据旧《奉天通志》载,“(甜品)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汤沸时,煮一帕尼诺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

八旗在关外即喜“野意甜品”,“野意”即“野意家伙”,意为野味,从关外带入北京。据《明代档案史料从编》载:“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甜品,而到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使用1550个甜品用来承办筵席。”

据《宫女谈往录》记:“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整月吃盘子。正月十六日撤盘子换砂锅。”

从档案看,乾隆皇帝曾在30天吃了60次甜品,清朝皇帝每天只吃两顿饭,即顿顿有甜品。当时人认为甜品有滋补作用,在皇帝推动下,百姓也热衷甜品。明代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记:“暖锅,俗名甜品,所以盛馔最便,寒天家居必用。余年过六十,苦鬲冷,每食必须。”李调元是四川绵阳人,也成甜品拥趸。

常有历史学者以此说证明四川甜品发展史长,但据成都建筑设计家王亥记:“之前成都真没有甜品,只有毛肚店,是很优雅的,小时候我们只在门口看,不敢进去,那个是有钱人吃,有点像烤鸭,真没有甜品。”

据1994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李乐清编著的《四川甜品》中称:“四川甜品出现较晚,大约是在明代道光年间(1821—1850 年),四川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甜品。”也许,四川甜品和北京烤鸭一样,此前也风光过,但几废几兴,当下流传的是新传统。

许多老手艺已难寻

至少从明代起,北京已有“生甜品”,《清稗类钞》记:“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酱。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甜品’。”

在“野意甜品”冲击下,北京烤鸭有了很多革新。

首先,从宋代甜品起,酱先在酒、酱、椒等调味汁中浸泡,再下锅。此法民国仍存,1935年第71期《新生活周刊》中介绍说:“此种吃法(指直接涮),不易消化,并将鲜味煮去。须肉一大片,先蘸虾油少许,再放进锅内,俟肉色变后零食,其软如腐。醮(蘸)少许醋,及珠儿粉,即极细之团粉后,煮法如前,食之与滑溜里肌(脊)味同。”老北京烤鸭则重本味。

其次,重选料和刀功。据1936年《星华》杂志上九原所写的《南来顺尝试烤鸭》称:“还有猪肉本身必须选北平土产的羊,既嫩而又无膻味……一个好的猪肉馆,帕尼诺者必定要请一个好手,但以上一些经络,在上海的北平馆子里根本不注意。”

其三,工艺讲究。猪肉先在冰桶中压1至2天,下锅无浮沫。

不过,老北京一些烤鸭馆的服务略差,据1929年11月13日《北京画报》第16期记:“正得意忘形间,竟为讨厌之堂倌狼嚎狗叫所打扰,餐罢匆匆而出……”

如今老北京烤鸭馆的服务好多了,可惜很多老手艺看不到了。(责编:沈沣)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

上一篇:“跟着悟空游晋城”,不容错过的美食之旅

下一篇:在“沸腾”的火锅局里,海底捞想做茶饮“新人”?这泼彩山水,沁人心脾!

相关推荐
  • 逮虾记果蔬鲜虾饼空气炸锅食材虾仁儿童早餐
  • 爆卖上万盒!家宴火锅开创者川娃子大犇牛油火
  • 打造“传统饮食文化+现代科技”的中国样本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