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虾婢
■美食 王寒
毛虾是个小不点,晾晒后只剩一层皮包骨,故称“虾皮”。
毛虾,俗称虾婢,跟身材丰满高挑的对虾、红虾、硬壳虾相比,细小的毛虾,简直就是瘦弱单薄的婢女。连流里流气的拉嘘虾,跟毛虾站在一起,看上去也像是强龙。
家乡老话中,有一句话叫“撮虾皮好”,如果一个人与别人仅是泛泛之交、点头之交,或者明明相熟多年,但彼此之间并没有热络的情谊,就称之为“撮虾皮好”。革命的友谊只相当于一撮虾皮的交情,弦外之音是俩人的交情太浅,只相当于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在家乡,芒种前后三周晒的虾皮,称为芒种虾皮,色泽明亮,红膏的鲜味与虾肉的鲜味叠加,格外饱满鲜香。风干后,可见厚实肥美的虾肉与琥珀般的红膏。浙南温州苍南、平阳至浙东台州一带的虾皮,质量尤佳。
毛虾的结局,只有两种,做虾皮或做虾酱。渔民出海,张网捕捞毛虾,船一靠岸,立马晒制。海边渔村,日头底下,一竹簟一竹簟的毛虾,空气里一股咸香。海风强劲,阳光充足,把3小时前还在深海里自由泳的毛虾,变成了美妙的虾皮。风大的地方,晒出的虾皮美味又干净,可生嚼,让人颊齿留香。
晾制虾皮,有两种方法,一是生晒,二是熟制。生干者叫虾皮,色如象牙,熟干者叫炊皮,色淡红。所谓生干,就是把海里打捞上来的毛虾,用海水或淡水漂洗干净,直接晒至八成干。熟干是把毛虾放在盐水中氽熟,捞出冷却后再晾晒。熟干的炊皮,有淡淡的胭脂红。
生干熟干,各有优劣。生干水分少,不易返潮,但论鲜度,要数熟干。只是熟干水分大,保存不当的话,一到江南梅雨天,就会“出汗”,容易返潮。
挑选虾皮,如中医之望闻切。要看色泽,虾皮无论是象牙白还是胭脂红,都要透亮,闻起来没有哈喇味。抓起来不能潮乎乎。好的虾皮,肉质厚实,差的虾皮,只有一副空皮囊。
做不了虾皮的小毛虾、碎毛虾,磨成糊,盐腌后成为虾酱。虾酱表层析出的卤虾油,是调味佳品。
虾皮虽小,不可小觑。蛋白质和含钙量,比鱼、蛋、奶高。朋友骨质疏松,我劝她吃虾皮。朋友膝盖酸软,我劝她吃虾皮。朋友产后不下奶,我还是劝她食虾皮。前几年我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在家休息,懒得熬骨头汤,天天拿虾皮当零食。
虾皮过酒、佐粥,皆宜。早年有一邻居,驼背,孩子们调皮,叫他虾公,虾公家穷,娶不起老婆,到老还是孤身一人,在厂里打杂,爱喝小酒,喝的是劣质的番薯烧,过酒用虾皮。一小撮虾皮,他能喝下半瓶白酒。
松子虾皮,是海边人家的佐酒利器,松子松脆,一翻炒,香味迸发,虾皮有嚼头,口味咸香。
虾皮跟绿叶蔬菜,也是极好的拍档。在老家,虾皮用来炒菜,标配是芥菜。翻炒之后,原本略带苦味的芥菜,被虾皮的鲜香激活,起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变得清鲜无比。
不只芥菜,春天青菜开了花,长成鲜嫩无比的菜薹,清炒时放一撮虾皮,鲜甜鲜甜的。暑热难当,烧冬瓜汤蒲瓜汤,加点炊皮,汤立马生动鲜活。到了冬天,下过一场雪,扒开厚厚的雪,油冬菜和雪里蕻的叶子壮实得很,菜油炒了,加点虾皮,软糯中带点甜味,比肉还要好吃。故乡包食饼筒、包扁食、包青团,虾皮放油中略微一炸,与别的馅料一起,裹进皮里,好吃到扶墙走。
虾皮提鲜,是极好的。我一旦开始赶稿,就不愿下厨,嫌打断了思路,又费时费力。到了饭点,撮点虾皮,撕点紫菜,放点猪油,加点葱花,撒点细盐,热开水一冲,就是美味的炊皮紫菜汤,再蒸两个饮圆,一顿饭就解决了。炊皮与紫菜,堪比日本高汤里的鲣鱼和昆布。有时我也会煮一碗小馄饨,煮熟后,馄饨轻薄透明,隐约可见肉星,汤里撒点虾皮、榨菜,连汤都喝得不剩一滴。
家里有一袋虾皮,是海边朋友自己出海打捞上来的毛虾晒的,大小是寻常虾皮的一倍,有透明的质感,虾皮精神气十足,硬挺饱满,肉色黄亮,鲜香有嚼头,拿来过粥、蒸蛋羹、炒芥菜、凉拌豆腐,寒夜写作,腹中作响,也会撮一点当零食。那鲜香之味,让我在数百里外的杭州,依然能闻到故乡那种深沉而熟悉的海鲜味。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