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后的沙河粉,金姨做了大半辈子,吃到让人哽咽!
沙河粉,作为广州其中一种平民美食,曾经上过《舌尖1》。其做成的干炒牛河,更是广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我们在白云山脚下,找到了一家沙河粉店,听说这里的沙河粉是全广州最最最正宗的。
岭南真味沙河粉“非遗一箸沙河粉,情倾亿万南粤人”,沙河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沙河粉村传承了传统的沙河粉制作技艺。
店里卖的食物不多,主要是沙河粉、烧腊、糖水和粤式小吃,少而精。
很多人从云台花园出来,就直奔这里解决温饱问题,老中青幼都抵挡不了沙河粉的诱惑。
正宗干炒牛河
考验粤菜师傅功力的有两道菜:一道是咕噜肉,一道是干炒牛河。好的干炒牛河,既要上色均匀,盘底的油又要少。
这盘干炒牛河,深得SOHO弟欢心。猛火快炒后,沙河粉筋道,有韧性,米浆的味道不会很重,炒得不干不湿。整体调味恰到好处,酱油上色均匀,镬气足。
沙河粉里夹带了好几块“XXL”号的牛肉,牛肉嫩滑鲜美,事先进行过调味,味道和沙河粉搭配得很棒!
招牌鲜虾仁炒五色河粉
这碟五色河粉,应该在全广州是独一份。和干炒牛河不同,五色河粉更加清淡,用油更少,入口清爽不腻,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很不一样!
河粉分为四种,白色粉里分别加入了黑芝麻和虾籽,橙色粉加了胡萝卜汁,绿色的粉则加入了菠菜汁,尝起来的味道很是特别。
虾仁吃得出是新鲜的,肉质紧滑,虾味明显,个头还不小。厨师对火候把握准确,爆炒过的虾仁,不会过老,有虾仁搭配的沙河粉,吃起来才不会觉得寡淡。
广式牛腩汤沙河粉
只见小哥动作娴熟,抓起一把粉放入网兜,入锅汆烫几秒后,倒进碗里,然后加入牛腩和高汤即可上菜。
纯白的沙河粉上,覆盖了一层浓郁的腩汁。牛腩入味,口感不韧不软。
白云凤爪
吃了两大盘粉,最适合来两口白云凤爪解解腻。
凤爪上来后,卖相不错,但颜色不会惨白。经糖醋汁腌制过的凤爪,味道酸酸甜甜。入口爽脆、清凉,轻轻一嚼,皮和骨头能巧妙的分离开来。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SOHO弟一样,对凤爪的筋情有独钟。每每吃凤爪,最期待就是吃完肉后,咬到那少的可怜的筋,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招牌生磨芝麻糊
SOHO弟环顾四周,发现芝麻糊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端上的时候,芝麻糊满到快要溢出,一旁的小朋友看到,开心得不得了。
芝麻糊确实浓稠,小试一勺,芝麻香滑可口,不过甜,黑黑的糊糊从口腔一路粘黏到喉咙。
绿豆沙
相比之下,绿豆沙还是欠缺火候,起沙程度不够,绵密度还有提高的空间啊,总体给个及格分吧。
正在消失沙河粉很多人只看到沙河粉表面的光鲜亮丽,却没注意它背后的辛酸故事。
沙河粉,150年前在广州沙河一带出现,以薄而透明、柔韧爽滑为特点。
直到2003年,主打沙河粉的沙河大饭店因经营困难而倒闭,大批技术骨干来到了白云山脚下的“沙河粉村”继续坚持。
已到退休年龄的金姨就是当年骨干中的一员,她说:“每天做粉,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不断重复那些动作。”如今,沙河粉村制作团队的平均年龄在4、50岁之间,“只能是做多一年算一年咯。”
制作一份正宗的沙河粉需要历经8道严格工序:选米、浸米、磨浆、铺平、蒸粉、轻揭、凉冻、切粉,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正是因为手工制作沙河粉成本高、效率低,工艺复杂,利润空间又不大,时至今日,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这种工艺传承下来。
作为沙河粉的诞生地,现在沙河一带,是完全没有人做沙河粉,这里早已沦为了服装批发市场。
其实有很多不懂沙河粉,以为那种透明有弹性的粉才是正宗。但其实传统的沙河粉是石磨米浆,口感细腻柔软,稍有弹性。只有这种传统制作手艺,才能做出老广儿时的味道。
时代更迭,潮起潮落,饱经风霜的沙河粉,殊不知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毕竟,150年的历史,不能说断就断了,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去保护和传承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广州味道。
▌店名:沙河粉村(云台分店)
▌地址:白云区广园中路云台花园首层
▌人均:35元
◑
编辑 = SOHO广州
图片 = SOHO广州
1个❤️ = 1蚊年终奖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