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梓《书法里的茶》:奇茶与妙墨俱香
文/阎小鹏
明人屠隆在《考盘余事》记有这样一件事:苏轼既爱饮茶,又擅长书法,有一天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轼答曰“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这就是历史上的司马光与苏东坡墨茶之辩。苏轼眼里,这两种看似相反的东西统一在文人的精神世界里,看似矛盾,实则如君子之节操与趣味,互为表里又有内在联系,两大异趣便殊途同归。故事茶与事书,最终是对人的品行道德的一种修炼。《书法里的茶》便是这样一本记述茶事与书艺的趣书,别样的视角,入微的笔触,短短篇什,该书作者叶梓写出了中国文人书家的百代雅事。可谓:奇茶与妙墨俱香。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国人饮茶传说始于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且长盛至今,传遍全球。
茶是物质的,是一种劳动生产物。所谓茶文化,并非自古天成。茶文化的本意,其实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即通过茶事茶俗与中国人的文化趣味和礼仪习俗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有了众多文人的参与,便负载了更多文化内涵,使茶文化愈加丰富,经久弥新,关于茶的话题也总是道来话长了。
茶虽不同意于五谷百味,却与中国人的生活不可或缺,黎民百姓安享粗茶淡饭,达官贵人讲求佳茗绝饮,总有悠悠茶香伴随五味人生。特别是文人士子,在茶饮中喝出了千种情调、万般曲折。
茶与中国艺术悄悄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茶为题的名画代有佳作,中国文学中对茶事的描写更是举不胜举,六大名著四大奇书都少不了与茶相关的细节元素,《红楼梦》共120回,茶出现的次数260多次,全唐诗写茶的诗人达百余位,诗有400多首。
艺术发端于生活,不管是何种艺术形态,总是免不了与尘世生活关联纠缠,人间烟火下众生百态,便是绘画文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唯独书法这种抽象的艺术门类,若将生活形诸笔墨,总是曲折隐晦的。叶梓却在千年墨韵中觅出丝丝茶香,在抽象空灵的书法艺术中,读出了茶文化的印记和魅力,委实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发现。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一部书法史,便是一部国人审美史,也是一部中国文人的精神史,每一个时代的世风雅趣都滋养了一代代书家的绝世风华。那些伴随书家的茶缘,不经意间留下了一些令人寻味的话题。叶梓正是突发奇想,从汉唐宋元,直到明清民国,众多书坛巨擘的创作、生活与作品中,窥出了茶文化与书法艺术相映成趣、互为寄托、彼此互参互证的逸闻雅事,别有情趣,又意味深长。
《书法里的茶》告诉我们,《急就章》这样教科书般的章草范本,竟是最早提及茶的书法作品。那些法帖尺牍手札中,竟然隐藏着斗茶、角茶、赐宴、贮茶、试茶、煎茶等诸多早已消失的朝野茶俗。更有意思的是,一杯清茶,竟映射出文人才子的真性情:在传世名帖中,竟然发现了苏轼因茶结缘、酬唱应答的人情“官司”;米芾躬身“探檐”取茶的小动作,让人联想起古时逸闻所载,米芾与友人修书,写到“顿首”二字,竟每每独自整顿衣冠,面壁肃然做“顿首”状,活脱脱一个旷世才子的真性情跃然眼前。
还有,焚香烹茶,看出了唐寅壮年岁终前的落寞与孤寂;钱谷与文彭二人共享美景佳茗的世交情谊和闲适心境;狂放刚烈的徐渭因雪天路滑,不得已“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无奈又自适……皆是书里书外对艺术作品和书家性情人格的别样诠释,读至此,不禁令人会心一笑。那些法帖手札上个性迥异、出神入化的点画,无疑是一曲无声的乐章。功夫在字里,情境在行间,中国书法的魅力,不可言表的抒情功能,进一步得到了巧妙的解读和阐释。
历代书法大师,大都诗书俱佳:汪士慎“茶香入座午阴静,花气侵帘春昼长”,朱耷的“幽闲无过道人家,洗砚焚香自煮茶”,梁同书的“棐几只摊淳化帖,雪瓯频试敬亭茶”,赵之谦的“扫地焚香得清福,粗茶淡饭足平安”,不仅是书法史上的奇珍异珠,亦是诗词苑里的佳句名联,如果没有了茶“流华净肌骨,疏伦滌心原”的奇妙作用,历代文人墨客、书家才子必然是少了一种寄情风物、涤荡心灵的绝妙载体,也就少了“奇茶与妙墨俱香”的灵感契机。
书法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艺术,书法审美也是多元的、多视角的。不论是喻物的立场,或造型美的理念;不论是缘情派的抒情意志,或形而上的伦理视角,书法的审美原理总是无法斩钉截铁、一语道破,这是东方美学的魅力所在、复杂所在。
《书法里的茶》一书深谙书法审美的本质特征,绝没有自以为是牵强附会的猜测描摹,没有煞有介事言之凿凿的感言断语,而是采取了一种极恬淡审慎的笔法,轻轻拂去故纸上的尘埃,慢慢拨开时空的雾障,絮叨那些鲜为人知或不经意的小细节,往往是点到为止,令人遐想无限。这本书有发现,更多的是呈现;也有考证,更多的是品评。了无痕迹、缀珠成串,短短篇什,竟说道了那么多书艺中的茶事,这样一件件“小摆设”其实是风光无限,妙趣横生,这样的书,注定是能够“把薄书读厚”的类型了。
叶梓自幼生长于陇东南山乡,近年来移居江南。恬淡平和的生活态度,适逢水乡泽国文化氛围的滋养,使其文风渐趋清丽温雅,而他执着而虔诚的写作态度、勤奋刻苦的思想磨砺和审美修为,大大厚植了他内心固有的文化情怀、艺术禀赋、诗性气质。这些年他笔耕不辍,佳作连连,著述日丰,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书法里的茶》也许是信手拈来或妙手偶得,算不上什么大部头的东西,但恰恰是这不经意的“小摆设”,映射出他渐成的大气象。
现如今凌空蹈虚、高言大志或矫揉应制、附庸风雅的东西太多了,缺少的正是静下心来,从细微处思考和书写人生,写有性情有意味的小话题。好在叶梓从来没有过强的“使命感”和雄心,但他将写作的责任融入了生命的需求。他的写作也如饮茶作书,“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语),漫不经心地写,渐入佳境,终成大器。
作者简介:
叶梓,本名王玉国,甘肃天水人。中国作协会员。副研究馆员。文学创作一级。鲁迅文学院第27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苏省第五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创作的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散文》《山花》《美文》等重要文学期刊。获甘肃黄河文学奖、孙犁散文奖、鲁藜诗歌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文学奖项若干。出版有诗集《馈赠》,散文集《穿过》《流浪的诗圣》《天水八拍》《茶痕:一杯茶的前世今生》等9部,现供职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馆,从事专业创作。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携手共促油菜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