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预制菜走上了厨艺巅峰
为什么预制菜独得年轻人恩宠?
现在年轻人的餐桌上,外卖已经不香了。
“把烤鱼和配菜摆放好,加入一瓶纯净水,连托盘一起放到灶头上烧开,等个三五分钟就可以了。”上个周末,网友小张给父母“露”了一手,带着家人轻轻松松就吃上了烤鱼这道“硬菜”。
如果你问怎么做到的,答案可能是三个字——预制菜。
你都分不出哪个是预制菜。图源:微博
近年来,在“宅经济”与“懒人经济”的催化下,预制菜走俏于人们的餐桌,站上了风口。
有网友表示,“我,从买菜、洗菜、摘菜...一顿操作猛如虎,到了锅里却成了一锅焦土…预制菜让我的厨艺达到了巅峰。”
甚至,你可以用预制菜炮制一桌年夜饭。图源:微博
2022年春节期间,某超市预制年菜销售同比增长了345%。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10720亿元,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即将诞生。
拼经济
“万亿”预制菜来加道菜
正是看到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空间,今年年初,各地纷纷吹响“拼经济”号角时,预制菜产业也进入了刺激政策的视野。
2月初,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一体化的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向着预制菜生产和监管标准的区域化统一迈出了重要一步。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要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图源:中国政府网
文件虽然只有短短九个字,但无疑给正在飞速发展的预制菜行业注入了新动力,也足以引发市场的畅想和期待。
完全不会做饭的“80后”王彩林,现如今在临安从事预制菜创业,和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一样,吃饭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解决好年轻人的吃饭问题,是她做预制菜的初衷。
“目前我们一共有11款预制菜,金汤酸菜鱼、部队火锅、猪肚鸡这几种食品的销量都不错。”在“爆款”加持下,她的公司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万的用户。王彩林坦言,自正月初八开工以来,产销两旺,目前未来一个月的订单已经排满了。按照目前的市场形势,预计今年产值有希望突破亿元大关。
图源:温州市农业农村局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预制菜是振兴乡村的一道“硬菜”
除了俘获消费者的胃,预制菜还带来了什么?
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种植业、养殖业,让这盘“菜”有别于其他产业,或许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一种新的机会。
在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一种珍贵的食材——蜗牛,正通过预制菜的制作工艺流向人们的餐桌。
图源:人民网
位于大桥镇的嘉兴市潜福食品有限公司,在大桥镇拥有138亩蜗牛养殖基地,养殖室里养着一种专门用于食用的蜗牛品种——中华白玉蜗牛。
“我们是2003年开始做预制菜的,我们最早做的是鲜蜗牛,慢慢开始做速冻蜗牛肉,而后逐步探索尝试预制菜,目前销售最好的是速冻调味蜗牛。”嘉兴市潜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福良介绍。
沈福良表示,在世界四大名菜中,蜗牛居首位。近年来,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成熟,蜗牛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研发蜗牛系列的预制菜,就是为了将高端的食材平民化,只要加热一下就能食用。”
“白玉蜗牛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大桥镇党委书记黄永晓表示,在“吃出美味”“吃出健康”的同时,白玉蜗牛也让当地百姓“富了口袋”。
黄永晓算了一笔账:蜗牛的生长周期是4到5个月,镇里每年大约可交叉养殖3轮。现在的行情是每斤约10元,去年潜福从镇上525户养殖户手中收购了白玉蜗牛380吨,拉动户均增收10万元到30万元。
据了解,目前当地已形成养殖、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除浙江省外,还带动了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的蜗牛养殖产业发展。
机遇挑战并存
浙江预制菜如何成为“风口上的鹰”?
眼下,浙江各地在预制菜这条“万亿”赛道上不断探索和积淀,在保证高品质的基础上,力争扩大产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团餐委员会理事长、杭州速派餐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雄飞表示,虽然像知味观、楼外楼等浙江老牌餐饮企业很早就布局了预制菜赛道,不仅为自身的餐饮服务,也从C端市场输出相应产品。但浙江预制菜产业的整体发展,与广东、湖南、四川等相比,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据其介绍,在近年来“预制菜热”的推动下,浙江预制菜企业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浙江已有9家预制菜企业进入全国预制菜百强企业。
顾客正在超市选购预制菜麻辣虾尾。徐宏 摄
凭一己之力搅动餐饮市场“味蕾”,预制菜在越来越“热”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冷观察”“冷思考”。
诸如食材品质不可控、味道单一、添加剂成分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让预制菜备受争议,甚至有“致我们终将统一的味蕾”这种偏夸张的说法。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轮值主席、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晨义表示,“当前中国的预制菜产业才刚刚起步,要想有一个规模性的大发展,必须解决标准化的问题。”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提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加大科研方面的投入,以科技赋能,预制菜产业才能迎来飞速高质量发展。”戴晨义说。
图源:温州市农业农村局
余雄飞则认为,当前预制菜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浙江各地可通过一城一策的有序引导,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培养成预制菜产品。“把浙江‘百县千碗’中一些好的菜肴制成预制菜产品,投入市场,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预制菜车间一景。图源:新华社
预制菜行业风起云涌,看似万事俱备,但各种问题与挑战不容小觑。
老话说:“凡事不可苟且,而于饮食尤甚。”好好吃饭总归是我们人生的一件大事。
只有真的能让我们“好好吃饭”的,才有资格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吧。
来源:中新网浙江频道(筹)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网-浙江频道、钱江晚报、预制菜宝典等
编辑:周薇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做一个“茶星巴克”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