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在丹东,万物皆可烧烤

时间:2023-04-12 11:37:13来源:food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点击头像关注“三联美食”,进入吃货世

 新刊出炉!点击上图,一键下单↑↑↑

「小城美食多」作者 / 黑麦

火车又穿行了几个隧道,没过多会儿,就闯进了东北平原。绵延的山谷不见了,满眼的绿色铺开,像是毯子,一片接着一片。仔细观瞧,是稻田,这里出产的大米米色清亮透明,胶质率高,为人所爱。树木也变得越发低矮,天色逐渐变蓝,云层似乎也跟着降了“八度”,展露出和华北平原不一样的组织结构,像一坨肉松,像一块浇汁的焖子,刚好配上一碗米饭。

周五中午,火车上的乘客算不上多,耳畔不时传来逗趣的东北口音和嗑瓜子的声音,不由得联想起几部经典小品,开心的神经开关就此被打开,人变得松弛下来。“复兴号”抵达终点时,雨越来越大,走出车厢的旅客中没有几个撑伞的,他们和我一样,还不适应这频繁降雨的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黏糊儿”,是丹东人形容夏季雨天的专用词语,闷热的空气中掺杂着大量的水汽,不知道喝一杯“烧刀子”是否能卸载一丝身上的高温。

走出丹东车站,便能看见冲着进站口挥手的毛爷爷(毛泽东),赤色的雕像目睹着这个城市发生的变化,透过他身后的高楼,依稀可以看到几公里开外的凤凰山。

站口的志愿者大妈不停歇地向我介绍着这里的交通和路况:“败(别)等出租车了,总等不上”;“搁早前还有三轮耗子(三轮车)”;“哎妈呀,真磨叨(磨叽)”……网约车穿过市区时,正是晚高峰,汽车和自行车流似乎都朝着一个方向驶去,问司机他们的终点是哪儿,司机回答,夜市,月亮岛夜市。

▲丹东的月亮岛夜市,每天越晚越热闹

正巧我住的酒店就在月亮岛,和这个岛重名的地方我大概去过三四个。丹东月亮岛位于鸭绿江上,从市区上岛要走过一段长约200米的桥,雨天过后的江面上浮起一层水雾,汽车驶过吊桥时显得有些迷幻。

岛的另一侧是朝鲜新义州,站在酒店的房间里便可眺望对岸,晚上那里有点点灯光,白天,它依旧安静,被树林包裹的小工厂、渔村,还有那些看不清面孔的朝鲜人。一条江,隔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此前对朝鲜的所有幻想,在目睹它的这一刻,全部灰飞烟灭,耳畔里只回响着王洛宾的一句歌词:“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走出酒店,想要去夜市,仍要过那座桥。走在桥上时,水汽很快打湿了衣服,再走几步,冲出迷雾,便能看到这个夜市的全景。春五路在与滨江中路的交界处分岔成为两条弯路,中间包裹的地带,形成一个广场。

天擦黑前,摊贩聚集在这里,售卖从祖国各地搞来的水果、日杂等稀罕物,海南芒果干、大小兴安岭的蓝莓、营口的姑娘果,可惜铁皮柿子不是季节;卖散装零食的也充斥着广场,卖虾片、饼干、果干的不在少数,其中还穿插了砸金蛋和套圈的摊位,手起锤落,贴金的石膏散落一地,有点热闹。

▲天擦黑前,摊贩聚集在这里

走了几分钟,穿过越来越密集的人群,再穿过上百个地摊,就来到春五路的主道上,真正的夜市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月亮岛夜市的起点,向前数百米,直至福春街,上百辆小吃推车制造出一幅“丹东夜宴图”。

小伙食

夜市老板说,丹东的夜生活,大概是从下午4点开始的,这是他们出摊的时间。下午4点半,在第一批下班族赶来之前,他们已经从丹东各地拖来装备和食材,匆忙生火,摆出桌椅,放好凉菜、小吃、主菜等丹东人口中的“小伙食”,等待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夏天的时候,夜市最火,前前后后忙12个小时,无论平时还是周末,4点开张,4点收摊,那是常事儿。”卖沙肝的摊主李姐说。

在来丹东之前,我就听说过丹东夜市的沙肝。这种食物的出现,始终伴随着这个城市夜市的兴衰,从熟食演变成串烧、切块、串串、锅烧、砂锅、锡纸烤,一路见证着饮食的奇趣和口味的更迭。不多时,买沙肝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这里有上了一天班的人,还有专程为了尝试味道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沙肝是一条暗红色的内脏,既不是肝也不是腰子,而是猪的脾脏,它是猪的造血器官。在过去,猪沙肝一般被用来配猪肚烹饪,偶有煮粥以补脾胃,药膳食疗皆可。大概是以形补形的概念不再流行,沙肝却凭借其特殊的松糜口感和细腻口味,占据了炭火炉的头筹。

▲烧烤的肉一定要鲜,不鲜不好吃

另一处烤沙肝的大哥姓金,戴着夸张的大金链子,露出一截文身,逗趣的言语消解了客人的生疏和怯惧。他的炉中炭块不多,三五成群,炭上覆着三五根穿过整块沙肝的细铁扦,他毫不担心烹饪时长,只认低温慢烤时,烟熏木炭和美拉德反应带来的风味物质。

他慢条斯理地刷酱,酱汁略红,看起来像是酱油、色拉油、鲜辣椒、芝麻和豆瓣酱的混合物。他说我猜得差不离,具体的比例不可言说,是独家配方,要传给儿子的。

十几分钟后,他给我递来一根烤熟的沙肝,那肉上的血红蛋白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黑漆漆的外表和略有焦炭色的酱料,吹了十几下还不见凉,硬咬上一口,外皮发干,吃到嘴里时,才辨认出那是酥脆,咀嚼起来,发现外焦里香,舌苔与上膛不断打磨着沙肝的质感,确实能感到一种“沙”意,像是一种被赋予风味的熟食,十分有趣。

拿着沙肝走在夜市里逛一会儿,就会发现不少典型的特色丹东小吃,小烧烤、拌菜、捞汁、盘肉、实蛋、特色刨冰……除了这些专属丹东的食物,你还会发现馄饨、油茶、爆肚、炒肝、烤土豆、章鱼小丸子等等。年轻的摊主会带来牛排、汉堡、意面,仿佛所有在这个城市登陆的食物都要先在夜市试水,才能得到当地人的认可。

▲在丹东的夜市可以吃到各种口味的焖子

焖子是丹东的地方特色小吃,月亮岛夜市大概也是焖子品类最全的地方,标榜天津、大连、沈阳、河南的焖子比比皆是,汇聚于此。焖子的原料是淀粉,经过滤和蒸的手法后,变成如凉粉一样半透明的块状结晶物,吃的时候,要把这些小面块放进平底锅,油煎至金黄,稍微有点焦,做到这一步时,全国焖子的基础款不相上下。

“区别是蘸料。”张大爷卖了一辈子焖子,他一边下油,一边细数差别。“丹东焖子块大,不碎;如果加了豆皮,更像本地吃法;基础料有麻酱,大酱、蒜汁和虾油自己放;如果有人加了五香粉,味道会更地道;十三香的味有点过时了,的确流行过一阵,但今天没人再吃了。”

大爷给我盛了一碗,帮我淋了一点虾油,他说虾油吃起来提味,我还没吃,就闻到了虾油的香。他继续说:“我从2006年开始出摊,当年焖子也就1块钱,加豆皮再加5毛,现在焖子已经涨到6块了。”他补充道:“焖子不能贵,过去,它是穷人的肥肉,现在它是这儿的主食。”吃着这碗甜咸辣平衡适中的焖子,我在焦脆和软糯中找到了一种别样的维度,如果这是日常的主食,我想大概很少有人会想戒掉碳水化合物。

东北人对大小有着自己的判断方式,说大有时是一种调侃、一种虚张声势,比如他们管豆腐叫大豆腐,管“哈啤”叫大绿棒子,豆角、茄子统统加大;说“小”字,带着一种可爱、谦虚和反差感的幽默,除了我们熟悉的小鸡炖蘑菇、小烧酒以外,他们管十寸盘的拉皮叫小凉菜,管长谈一宿叫小嗑儿,管满是碳水、油和肉的食物,统称为“小伙食”。

凡能充饥的一顿饱饭,无论盖饭、拉面,可以叫小伙食;一顿昂贵的珍馐,一餐丰盛的当季海鲜,也可以叫小伙食。跟老婆过日子吃的顿顿是小伙食,和哥们儿朋友喝高喝吐,喝到早晨6点,还是小伙食。

卖东北煎饼盒子的李叔用一句话点评,逗乐了所有人:“跟弟兄一起,那就要可劲儿吹,大字花插着加,怎么吹都不过,就是过瘾;回到家里,啥都小了,你喝到天亮回家还敢细数吃了啥,花了多少钱?找揍呢?给你翻出来私房钱,你敢管那叫大钱?在老婆面前,得认小。”

走过煎饼,又路过拉皮,“猫头鹰实蛋”这个字号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走向前,指着一颗正在被火燎的蛋问道:“这是猫头鹰的蛋?”戴白帽子的摊主举起健壮的胳膊说:“我外号叫猫头鹰,这个吃食叫实蛋。”随后得知,实蛋在东北非常常见,它和喀什的烤蛋有些相似,是由鸡蛋打出的蛋液和食用碱搅拌在一起,倒入鸡蛋壳中凝固而成的一种鸡蛋。这个做法颇有些网络上“分子”和“龙吟”的想法。

实蛋的口感很有弹性,蛋白和蛋清融为一体,酱油味突出。还没等我判断出这个味道的好坏,“猫头鹰”又把我的目光带向了一排待烤的“活珠子”——毛鸡蛋。“猫头鹰”纠正我,这个就叫毛蛋,两三个穿串,火焰穿透蛋壳,吱啦作响,招呼着喜欢毛蛋的馋虫们。

▲小志的店里卖的烤豆皮

小烧烤

在丹东的夜市,有两样东西叫人不敢直视,一是神仙,一是毛蛋。

正在我好奇毛蛋都能穿串的时候,身边的一位食客一语道破,“在丹东,万物皆可烧烤,就是块石头,只要能串起来,刷上酱,都能烤”。此话不假,这也是我在《人生一串》中记住的一句旁白,站在这个烤万物的夜市中,我曾经以为会在这里吃到烤蛾子、蚕皮、猪鼻筋,然而却扑了个空,在一家小店里,我见到了被穿成串的青蚕。起初我以为这是青虫,老板纠正我,这在东北不叫青虫也不叫蚕,叫“神仙”。

神仙其实就是柞蚕,在尚未吐丝成茧蛹的时候,丹东人把它称作“神仙”。神仙被穿成串,架在火炉上,不一会儿就停止了扭动。烤制的小哥刷上酱、撒上盐,翻了个面,神仙嫩绿色的皮肤已经变得发黑,烤不多时,再淋上辣油、五香粉,就递到客人手里。我没敢吃,小心翼翼地问,这虫还有什么别的吃法吗?得到的答案更为硬核,“剁碎了炒白菜”。

▲在丹东,万物皆可烧烤

我曾经在丹东的出租车上听到关于蚕的伤心往事。上世纪80年代,丹东曾是著名的柞蚕之乡,那时候,江南的纺织业刚刚起步,而发往内陆地区的丝绸,大多出自东北,像当年的孔雀表、黄海汽车、康齿灵牙膏一样,丹东的丝绸是带着光环的。然而一度辉煌过的老工业、老字号,都在90年代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曾经引领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华丽蝶变的绿色兵团,在GDP时代成了盘中神仙。

再往夜市深处走,身边的正亿元、兄弟,都是烧烤摊和烧烤店的名字,远处的小志、小雷、大军、小满的人店合一,也颇具东北特色。在东北,想要搞清楚烤串的分门别类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待完整体验后才发现,这许多的风格与内卷无关。

曾经霸占东北的三巨头,分别是锦州烧烤、丹东烧烤和哈尔滨烧烤,摊主简而言之,锦州重料,丹东重原味,哈尔滨偏爱肉和配料。随后又冒出了沈阳烧烤、延吉烧烤、长春烧烤、鸡西烧烤、齐齐哈尔烧烤……所用食材和烧烤方式只是略有不同,却营造出不同的效果。标准化,自由式,多样化,单一品类,糖度的增减,香料的浸泡,酒香的味道,是不同地区的烤串标签,辽东辽西,关内关外,划分楚河汉界,铁子围着扦子团团转,手艺也是生意,创意外加脾气,形成了各地区独特的流派,形成了街区烟熏火燎的氛围。

▲小志的店里卖的沙肝

听食客讲,丹东烧烤没有太多猎奇的噱头,知了和蚕,也就到头了,在食材并不匮乏的地区,烧烤本地食材,才是“正道的光”。

常见有人拿着茄子、青椒在夜市出没,鱼豆腐和各类蘑菇就更不必说,真正懂吃的人,钟爱的是这里的烤海鲜,细麟、亚罗、滩头、白水、青虾、蚬子、秋刀、青花、海胆、海参,只要是刚出水的,就要架在火上,一点点木炭的香气,一把海盐,不用太多调料,只为了咀嚼一下大海的味道。烧烤是东北的饮食文化输出,丹东人觉得,这“烤”字的精髓只在一个“鲜”字。

肉要吃鲜肉,冻肉、注水的都要不得,红肉处理的时候,往案板上一放,血水红而不淌的,就是鲜肉。牛、羊皆如此,鸡肉要有软弹的质感,内脏要分割得恰到好处。屠夫切割粗糙,烧烤摊贩的细加工,让每盘、每串,都有了一致的口感。

小满烧烤说这条街上的肉绝不能过夜,谁家卖不新鲜的食物吃坏了客人,在这条街上抬不起头来。大军烧烤说新鲜的肉不用过分调味,那肉味已然可以比拟任何一道调料。

在道路的尽头,我看到了一家名叫“小志烤皮”的店,门口整齐码放着各种凉菜、生肉和海鲜捞汁,站在炭火边儿,我们两个同龄人聊了起来。

▲小志

小志是1983年8月出生的,从小在吉林市长大,上学的时候,小志学习挺好,一直到初三前都是班长,学习也从来没掉下过前十名,毕业后他走进了厨房,开始学习烹饪东北菜。那是1999年,厨师的待遇很差,普通服务员一个月能挣300块钱,而刚入行的厨师只有50块钱的补贴。“50块都不一定给,不过每次发下这50块钱,我还能攒30多块给家里。”小志说,“虽然做服务员挣钱多,但是我就想学门手艺,想的是以后挣得不比服务员差。”

单纯的想法让小志着实吃了不少苦。2002年的时候,小志辗转多家餐厅颠勺炒菜,在烟熏火燎中历练出过硬的技能,那会儿他的收入也如愿以偿地超过了服务员,最终当上了主厨师傅。突然有一天,父亲决定让小志“单干,别再给人打工了”。

“这是个不小的决定啊!我爸是农民,不过挺有魄力的,他想让我自己试试看能不能闯出个名堂来。”小志说,“因为在丹东有亲戚,我们全家就搬了过来。刚开餐厅那会儿,我姐姐、姐夫都在餐厅帮忙,一天也能有个几百块钱的收入。起初的时候吧,生意不错,后来市面上的餐厅种类多了,生意就走下坡路了。”

▲烤海鲜是丹东夜市的一大特色

一直干到2009年,小志面对不断出现的赤字,决定弄台三轮车,在夜市把店里的生意“外扩”一下。“那时候月亮岛夜市还没这么多摊位,大多是摆摊卖杂货的,两家卖焖子,一家卖烤豆皮,也没什么人流。”小志最初只卖烤豆皮,但是他没有像当地人一样做咸辣口味,而是把吉林的秘料裹在豆皮上。

“酱料是跟吉林的老师傅讨教来的,我根据当地的口味做了些改良。”他说,第一天卖了30张,第二天卖了50张,“没两个月,我这个豆皮摊就开始排长队了,他们可能觉得这个口味在丹东比较特别”。“那阵子,店里惨淡的时候就一两桌客人,摊子好的时候收入都过千了,就这样,我把饭店给关了。”小志说,现在回忆起来挺轻巧的,其实当年自己像过独木桥一样。

随着小志生意的火爆,不少摊位也加入了豆皮和烤串大军,贩卖服装和日杂的退居二线,一条专营美食的夜市街由此开始成型。和小志一起干豆皮摊的是他的老婆,这是个穿着挺“潮”的姑娘,名叫小蕾,直到今天,她还会把头发染成黄色,涂上蓝色的眼影,穿着印有名牌Logo的时尚服装。她喜欢捯饬自己,也喜欢捯饬摊位,所以总是在出摊之前把货架收拾得井井有条,格外干净。

▲烤扇贝

“俺媳妇是丹东人,俺俩是我开店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我的店后门直对着她家的铺子。她家在四道沟,卖海货的,现在叫供应商,我一打开后门就看见她,我心说,就她了,没啥可挑的了。就这样,我处的第一个对象就结婚了,现在对这些时间点都印象可清楚了,可就这过程不记得了。2008年俺俩结的婚,现在孩子都10岁了,过得太快了。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摆这个烧烤摊,每天都在重复。你这么一问,说的好像就跟头几个月前的事儿似的。”小志说。

“聊啥聊呢,二号桌给来俩盘肉,俩捞汁,20个豆皮,整俩大窑。”妻子小蕾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她说的不是黑话,盘肉也叫盘式烤肉,看起来和韩式烤肉有点像,都是装盘待烤的生腌肉,洋葱、香菜位列其中,腌汁红黑,衬托出肉的血红;捞汁指的是捞汁小海鲜,生抽、白糖、香醋、精盐外加各家的神秘调料,混合出一种清爽百搭的“蘸水”,从海鲜、凉菜,进而发展出“捞汁一切”;大窑是一种瓶形酷似啤酒瓶而不含酒精的糖浆气泡饮料冰镇后喝上一口,十分过瘾;豆皮不必多说,小志家的豆皮,松软细薄,即便火烤之后,仍会保留适度的水分,吃起来毫不干硬。吉林人小志对丹东豆皮赞不绝口,他觉得丹东豆皮排名第一,随后又小声讲,这话不能让锦州人听见。

▲滨江中路,散发着来自江河海的味道,也散发着丹东生活的味道

我坐下来看着小志热火朝天地工作,也点了些豆皮、烤串、盘肉和捞汁,效仿邻座聚会的大哥们,要了“冰生”、鸭绿江啤酒。8点过5分,摊位人声鼎沸,服务员在台面上摆好炭炉,一时间,热浪习习,感觉快要中暑。我把盘肉一片片码在篦子上,不一会儿,从炉子底部冒出一股浓烟,裹挟着肉和腌料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烤串的肉不大,一根圆柱形的细铁扦带出几块“肉末”大小的羊肉,吃上一口,滋味很浓;豆皮比想象中的还要松软,质感绵薄,和酱料出奇地统一;捞汁的味道有点甜,令我惊艳的是海鲜的鲜,嚼在嘴里,竟然有一点弹牙和脆感。

8只眼睛盯着做笔记的我,邻座的四位大哥陈、王、彭、严给我递上一支印着韩文的烟,三五句话问明了我的来意,又举杯干了口啤酒,我们很快成了朋友。

陈、王、彭、严每月都相约来小志这里吃饭,他们中有两个在外地做生意,其实早已远离市侩烟火,可唯有老朋友相聚时,才会特意来到这个地方。他们在丹东长大、毕业、成家,随后漂泊他乡,他们口中的这个城市“没有过去亲切”,像是“换了一副嘴脸”,在他们的认知中,夜市是这里唯一不变的地方。

▲随着小志生意的火爆,不少摊位也加入了豆皮和烤串大军

小蕾亲自给我端上一锅黄蚬子,心直口快地说:“你挺会吃啊,啥料都不蘸。”我问她丹东人有多爱这黄蚬子,她说,小时候这玩意儿便宜,5块钱一大锅,一家人吃一锅蚬子就饱了,现在黄蚬子几十元一斤,就成了下酒菜了。小蕾的性格挺像男生,说话的时候有一点“虎”,我问她小志是不是怕你,她一个劲地笑,忙说不是,拌嘴的时候都听他的。

小蕾一边收拾一边说自己明天要带孩子去上海迪士尼公园了,可能是每次出门前都会焦虑,毕竟两个人一起干的买卖,交给一个人就更操心。她说,好像所有的事都成了一种习惯,焦虑、工作、一个人带孩子出去玩。我问她有没有全家一起去旅游过,她想了好久,摇了摇头看小志,小志一边扇着炭炉一边说,他也不记得了。

隔壁小厨房,烟火缭绕,煤气炉开关的时候,总能传出呼呼的气流声,走进一瞧,炒菜的是个小姑娘。她叫小陈,个子不高,油烟遮蔽了她的眼睛,她眯着眼,倾倒调料和糖、盐,娴熟得像是不需要睁眼一样。她炒的这盘菜是综合海鲜,也叫大盘海鲜,辣油做底,香料衔接,爆香炒香后,一股脑将飞水的海鲜倒入其中,吱啦作响。

小陈三年前和朋友来到小志这儿吃饭,几个人聊得不错,就此“承包”了炒锅的工种。小陈说来了以后才发现,小志对员工们不错,今年还准备带大伙去三亚旅游。小志是个挺守旧的人,这些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盘下了隔壁的几家底商和厨房,他说一切顺其自然,仍旧每天站在火炉前,亲自烧烤。他的豆皮生意也扩张到烤肉、海鲜和凉菜,而小志还在为烤豆皮刷什么酱亲力亲为,他说无论烧烤的口味变成什么样,丹东人都要吃烤豆皮,这是他们一成不变的固定口味。

周六凌晨,春五路依旧人声鼎沸,两旁的居民楼早早地熄了灯,小孩子和青少年热衷的摊位也纷纷退了场,坚守在这里的,是欢乐、醉酒的食客,是职业的资深摊主,是主食和肉,是小海鲜和蔬菜,是小烧烤、小伙食,是生机、生意,也是生活。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本能地转化成热量和脂肪,却又在酒精的作用下,“转化”成一种精神物质,主导着这里的氛围。

我起身走回酒店,热气仍然未消,一股迷雾般的潮气笼罩着我回去的方向,那是鸭绿江在深夜泛起的水汽和炊烟交汇的地方——滨江中路,散发着来自江河海的味道,也散发着丹东生活的味道。

(本文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32期)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小城美食多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作者档案

黑麦

拉面漂移学说提出者

终身减肥人士

无籽西瓜患者

作者精选

END本文作:黑麦

本文摄影:连爽

     微信编辑:孙孙Boy

微信审核:小风

三联美食征求读者投稿。

你的家乡有什么美食呢?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舌尖上的最爱,欢迎随时给《三联美食》微信投稿!

原创投稿发至:haochi@lifeweek.com.cn,此邮箱长期开放。

投稿需保证原创,且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请作者保证投稿作品为自己的原创作品,未在任何公众平台(包括个人公众号)发布过。作品(包括图片)不含任何伪造、抄袭、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财产权、肖像权、知识产权问题,不涉及国家机密及他人商业秘密。若作品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自负。如因作者侵权等事项给本刊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偿的权利。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美食》编辑修改及发送。20日之内未收到回复者,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稿类型+章标题”。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真的特别有竞争力!

期待你的文字。

欢迎来到「三联美食」长按二维码关注

天南海北 一起吃喝

投稿邮箱

haochi@lifeweek.com.cn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小城美食多」。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哪里的烧烤,才是宵夜之王?

下一篇:淄博烧烤考出一座城的“拼”

相关推荐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