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茶丨听见武夷山
林老师的茶
林 勇
“茶的魅力最终是这口汤。”
林勇,千尺堂堂主。精岩茶,好美食,通音律。深谙岩茶的密码和“游戏规则”,以“林老师的茶”广交天下同好,得“老杭泡”之戏称。他认为茶是最平易近人的生命饮料,认同“茶向内,不向外”,喝茶要回到愉悦感上来。天地在变,茶的承载与包容不变。
林勇刚从武夷山回来,这一次,他不仅在桐木关做“林老师茶”,还带了摄制组上山,邀请了“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录下做茶的过程发出的所有声音,而这些素材将和录音棚内的喝茶声一起,被中国美术学院3D音画研究所制作出一个关于听茶的声音作品。
林勇爱茶之外,还有一个身份,林老师。中国美院的声音专业即由他单枪匹马一手创建。这个被他称为多年夙愿的学科,岩茶若与之相比,在他心中,必不相上下。
闽人林勇,和武夷山、岩茶、制茶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味觉与听觉也同茶香岩韵缠绕。茶人可以在茶汤里,品味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杯中山川。一杯茶的美好里,通常蕴藏着无可替代的地理条件和神奇的制茶工艺。林勇的心头好,武夷岩茶,正是这样的“天造之物,不可易地”。
有些土地,天生为茶而生。岩茶,是武夷山的精华。茶里乾坤,非嗅觉味觉独享。汲江煎茶的苏轼,可以听到茶水泻落到茶碗里似风吹过松林的松涛声。而一杯岩茶里,用心聆听,拂掠过清风清泉,连绵的雨水、湿凉的岩壁、岩缝中的蜜香、石阶上的苔藓,茶底或许还有岩蜂振落的翅膀,捕捉到的可能就是岩韵。岩中之韵,融入山间草木自成宇宙,非有缘人不能遇。
第一次到林老师的办公室,大家一坐就是半晌。被“林老师的茶”舒服地伺候着,正山小种、雀舌、矮脚乌龙、肉桂、老枞水仙,一道道茶落肚,话题越聊越宽。喝到酣处,林老师吞吐着“七匹狼”,放言道:喝茶,就是一个造尿的过程。深谙岩茶密码,“我的每一道茶都有身份证”的林老师,并不把茶抹去饮料的亲切属性。
虽然一面说着“顾牢自己有茶喝就好了,其它的无力抗拒”,林勇一直在做关注茶产区、关注制茶人的手艺和态度的事情,“千尺堂”是一个。而筹建中的“听茶阁”,一个喝茶、发呆、吸氧的地方,将实现林老师声音与茶的双重理想。
喝茶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是也不是。一口茶汤里,可以循古意,听到历史的足音。侧耳聆听,依稀有茶山茶人的生命交响。问茶听茶,检视内在、梳理生命,每个人都能走到内心的桃源。
6月26日,食话第11期分享大会,林老师为你解密岩茶密码和他的喝茶之道。
本期讲者简介
▼▼▼
唐宋元明清 从古喝到今王 建 荣“我们走在历史的延长线上,知道从哪儿来,才知道要往哪里去。”
王建荣,茶文化产业专家。精通茶学,旁通历史、书画、文学、博物馆学等诸多领域。一杯茶,既可以品味历史与人文的风雅,也可以温润当下生活的静美诗意。博古而通今,他在循古和创新中倡导适合当代人的茶生活。
● ● ●
做茶是件很酷的事夏 琛
“茶叶也可以很摇滚。”
夏琛,85后茶行业探索者,Tea Lab品牌创始人。不折不扣的“茶二代”,但爱茶是离开茶环境以后的事情。语言和商科的留学背景,使他兼具传统基因与西方思维,用跨界思维和开源平台,以最年轻的姿态探索茶叶这一古老植物的新可能。
● ● ●
林老师的茶林 勇
“茶的魅力最终是这口汤。”
林勇,千尺堂堂主。精岩茶,好美食,通音律。深谙岩茶的密码和“游戏规则”,以“林老师的茶”广交天下同好,得“老杭泡”之戏称。他认为茶是最平易近人的生命饮料,认同“茶向内,不向外”,喝茶要回到愉悦感上来。天地在变,茶的承载与包容不变。
● ● ●
茶:慕诗客,爱僧家阮 浩 耕“茶到随意方才妙。”
阮浩耕,茶史专家,“五馆常客”。30多年躬耕于浩瀚茶史,著作等身。他认为,茶是通达内心的不二法门。就茗香遣诗怀,窥茶文化神与魂,可高蹈风尘,可参禅悟道。茶的魅力,在每一行珠玑字句之间,在每一次注汤幻诗之中。
● ● ●
茶田里的幼儿园Yoga
“不经意的偶然接触到了茶和儿童教育,我想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
Yoga,走进日本小茶村的中国90后。原本对茶一窍不通的日语专业学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打开了茶世界的大门,在村子里种茶、在FB上分享茶生活,在幼儿园里观察如何将茶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中。现在,她回国开始尝试茶田里的儿童教育。
● ● ●
茶有未来张 士 康
“变加工为智造,才是茶产业的未来。”
张士康,茶行业思考者、茶科研践行者。从野生植物研究到茶行业经营者,他称自己是“茶行业的入侵者”。兼备行业设计、科学研究和商业探索的多重身份,他提出“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的理念。茶的未来,脑洞可以无限大。
文丨绿绿
图丨食话君的照相机
责任编辑丨机智豆
食话正在召唤编导、新媒体运营、视频制作,戳图查详情
食话出品,转载请先至后台询问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食话】是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成员
文艺连萌丨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